上市后难赚钱的怪象 IPO申报时财务包装泛滥
证券时报记者 仁际宇
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是上市前强还是上市后强?从常理判断,这个问题的答案应是“上市后”,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数据显示,以2007年为例,当年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前几年的盈利能力、资本回报率明显高于上市之后。
根据Wind统计,剔除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后,2007年上市的116家公司,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6年,其整体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7%、22.3%和21.4%。然而上市后,这些公司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不断下滑。2007年至2012年的6年时间中,上述公司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高于20%,特别是2012年的这一数据甚至低于10%,比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2008年更低。
而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角度看,类似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由于2003年的财务数据不全,因此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05年开始统计。2005年至2007年,上述116家公司的整体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4%、22.9%和20.4%。此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是一路下滑。
通过对比2007年众多公司上市前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数据发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这当中固然有金融危机的因素,但相比公司上市前的净资产收益率数据,上市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在上市之后存在趋势性的明显下降。
另一个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参考指标是投入资本回报率,这一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上市公司投资资金的使用效果。
在一些中小板公司中,2004年至2007年之间,投入资本回报率基本能够保持在30%甚至40%的高水平上,而上市之后,这些公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开始明显回落,有个别公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在2012年已经降低到个位数,甚至低于同期贷款利率。
从净利润增长角度看,虽然在2012年上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已经是2004年时的近一倍,绝对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从业绩增长的年份来看,只有上市前的2005年至2007年三年业绩连续保持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其余年份业绩均为负增长。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要好于上市后。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微博]表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与2008年金融危机关系密切。但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能够上市,而包装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几乎所有的IPO公司都在包装自己,把自己打扮一番,从而更容易通过发审会,也更容易获得一个更高的发行价,更容易圈到更多的钱。”独立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则认为。
发送好友:http://xingu.sixwl.com/pinglun/13472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上市后难赚钱的怪象 IPO申报时财务包装泛滥 上市公司 IPO 净资产
上一篇:A股患上IPO纠结症 市场的扩容压力陡增
下一篇:教育企业能上A股不容易
·惠誉上调西班牙国债评级 从负面提至稳定2013.11.02
·IPO停摆推高A股并购重组潮2013.11.01
·首例IPO撤单企业天能科技造假被罚2013.11.02
·10月份16家中企完成IPO2013.11.02
·去哪儿首日收盘价28.4美元 较发行价上涨89%2013.11.02
·宁波阿凡达打造工业品商贸供应链集成平台201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