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政策反成炒新帮凶 规则漏洞致给机构发钱

这一周来,新股成了A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板块,上周五收盘前,触摸涨停板的次新股总计达到14只,占IP O开闸后上市次新股总数18只的将近8成。炒新潮已经形成,而且包括部分基金在内的机构已经开始参与新股炒作。“首日限制炒新其实反而会导致炒新资金拉高出货。”长城证券策略研究员朱俊春向南都记者表示。两大交易所的新股首日交易政策成了诸多机构人士质疑的焦点。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建中则认为,目前配售环节的寻租腐败缘于承销商权力过大。
炒新情绪爆发
如果说周二上市的新股表现还羞羞答答,而且行情分化明显,那么到了周四和周五,新股则全面爆发,除了当日上市的8只新股,6只新股涨幅45%,周二上市的天保重装、全通教育、楚天科技、我武生物、光洋股份、良信电器、新宝股份以及周三登陆上交所的应流股份也全部涨停,而最牛新股我武生物上市次日开始连续3个一字涨停,截至周五收盘,较发行价涨幅已经超过90%。
“目前的新股炒作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北京一家私募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称,一月发行的新股,上市时机不错,大盘处于见底回升阶段,而每次大盘见底时,新股都是急先锋,一季度行情在全年上涨概率最大,二月份新股上市空当期。另一方面这批新股的基本面情况相对要好,炒新资金早已按捺不住,必然会大炒特炒。
南都记者发现,上周上市的新股有大批机构出现在卖出前五的席位中,也有机构出现在买入前五中,其中不乏首日买入,如新宝股份、楚天科技、全通教育、众信旅游、天赐材料等。
“不少基金此前都表示看好今年的新股行情。”信达证券策略研究员王小军向南都记者表示,在今年选股难于去年的情况下,会通过申购或二级市场投资的方式参与。
上述私募人士认为,在炒新氛围渐渐成气候后,基金卖出新股的节奏也有所放慢,上周前半周上市首日就卖出的基金很多,后半周我武生物连续3个涨停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很多基金抱着等等看的心态,特别是一些行业面有想象空间的公司,如楚天科技也是上周五开盘不久涨停板打开,就是有基金获利了结。在目前的情况下,众信旅游、全通教育、天赐材料都有可能走出较发行价翻倍的行情。
规则漏洞导致给机构发钱
“虽然此次炒新潮与过去有很多共同因素,但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长城证券策略研究员朱俊春向南都记者表示,新股集体涨停,是管理层低估了幕后利益推手。
“三笔交易直接涨停到收盘,里面有一些猫腻。”广州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部分新股由于四舍五入,开盘成交之后的有效竞价范围内的最高价不足以触发首次临停。有的机构研究后巧妙利用这个漏洞,在该最高价的上方一个价位挂0 .01手卖单,可以把首次临时停牌价精确控制,同时也确定了收盘集合定价的价格,这样就可以预先推算出收盘价并抢先发出买单,而机构的通道优势能保证率先抢到筹码。
上述私募人士也认同这个观点,思美传媒和汇金股份首日都有类似现象。这实际上让以后的打新者再无后顾之忧,以前有些新股可能只能涨20%,现在新规则可 以 把 股 价 保 证 抬 到45%。市值配售制度,表面上看短期能将散户排除在外,但炒新的资金获利抛售后,接盘者还是那些眼红却不能炒新的散户。
网下配售也备受机构人士质疑。朱俊春表示,网下机构撮合,不是交易撮合的价,而是相互抢购的价,抢购者抱着打新肯定赚钱的心理,这根源是二级市场上股价被哄抬,为打新者高位套现做铺垫。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我武生物在IPO配售环节涉嫌寻租腐败情况,主承销商总经理竟是关联方。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建中认为,乱象丛生根缘于规则有大问题,IPO现行规则让利益集团狂欢:券商配售和定价权无约束使寻租腐败盛行,将有效申购家数、废锁定期让关系户狂赚,高价存量发行让权贵资本加速套现等。现行规则下发行价承销商想定多少就是多少,想配给或不给谁完全都在掌握中,由此极易滋生配售权寻租腐败。
新股定价不应过多干预?
对于上述问题,上周五证监会发言人也专门作出回应:证监会已公布对新股发行过程进行抽查,我武生物的主承销商海际大和也在抽查名单之内,目前正在核查中。证监会将根据新股配售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新股配售的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严厉打击新股配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
“新股爆炒的原因是定价不合理。”朱俊春表示,现在的老股转让是根据定价转让,定价看投价报告,看盈利预测模型。定完了,大家竞购,转让完毕。其实老股是最熟悉上市公司价值的,缘何不让这个主体参与进来定价呢?完全可以在发行新股完毕后搞一个上市预流通,假如三个月,这段时间内只有打新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老股转让方参与买卖。当然,还要有退出机制以及不诚信行为的追责机制。
中山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陈培雄向南都记者表示,IPO是企业向投资者卖出新增股票,本质上就是个买卖关系,需要第三方担保机制,国外一般是券商,而中国是证监会。只要证监会参与IPO具体工作,相当于用国家信用在帮助企业IPO。前者只需要关注两个问题:券商要给当下的企业定价;券商要为这个定价承担责任。而作为政府机构的证监会没有专业水平也不可能为定价错误承担责任。
对此,官方人士也有类似观点。1月23日,中投总经理高西庆也提出,要解决当前新股发行中出现的问题,证监会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作监管市场,而不是去分配资源。
采写:南都记者 王涛
发送好友:http://xingu.sixwl.com/pinglun/15534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高压政策反成炒新帮凶 规则漏洞致给机构发钱 政策 炒新 规则 机构
上一篇:皮海洲用涨停板制度代替新股首日临停
下一篇:新股上市缘何遭爆炒?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