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新股 >> 新股要闻 >> 浏览文章

定增接连被否 或为IPO开闸让道

发布时间:2013-5-16 6:30:00 来源:云南信息报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随着吉恩镍业(600432,股吧)再融资方案被否,近一个月内被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否决的非公开发行方案已达三例。而统计数据显示,除去这三起,近三年被否决的非公开发行申请案例也仅有渝三峡A等寥寥数家。

  “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否还是较为少见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汇通能源(600605,股吧)、宝诚股份(600892,股吧)、吉恩镍业连续被否确实让我们感到监管层的监管力度在加强。这可能也与大家一直在等待的IPO开闸事宜有关,掐紧再融资关口也好为IPO让道。”一位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吉恩镍业定增申请被否

  吉恩镍业近日公告称,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于13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未获得审核通过。

  吉恩镍业此次60亿巨额定增起源于2011年,当时的定增预案为,公司拟以不低于20.36元/股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用于投资“印尼红土矿冶炼(低镍锍)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吉恩镍业风险提示公告,目前国内外同行类似项目的盈利水平均低于吉恩镍业募投项目的预测盈利能力。吉恩镍业预计募投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2.90%,投资利润率13.95%。扣除外售电毛利率,相应计算得到项目测算期毛利率为32.12%。

  而吉恩镍业2011年和2012年1~9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8.1%和0.36%,销售净利率分别为5.65%和-15.22%。远不能达到测算的募投项目盈利水平。

  此外,吉恩镍业本身的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4月24日,吉恩镍业的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就公司2012年年报出具了带强调事项的“非标”审计报告。说明主要指出吉恩镍业子公司吉恩国际亏损和短期偿债能力的不足,导致其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而上述短板无疑是吉恩镍业再融资路上的拦路虎。

  定增趋严为IPO开闸让道?

  “吉恩镍业的融资额度确实较大,市场对于大额的再融资也颇有微词。再加上近期IPO开闸的呼声越来越近,我们认为定增审批趋严也与为IPO让出通道有关。”上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近期定增方案被否的还有汇通能源,公司本拟定增4.1亿元用于投资内蒙古卓资巴音锡勒风电站二期项目。或与吉恩镍业类似,募投项目存在瑕疵而导致迈不过发审委的门槛。

  而就在5月9日,宝诚股份事先已确定对象的非公开发行也遭到证监会的否决,确可佐证监管层审核趋严的态势。

  “事先确定对象的非公开发行被否情况应该是近年来的第一次,除了宝诚股份本身存在一定问题,但也折射出了证监会的态度。”上述投行人士如此分析。

  对比近三年的再融资通过率,近一个月的被否频率确实大大提高。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最近三年公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中,仅有亨通光电(600487,股吧)、恒星科技(002132,股吧)、吉电股份(000875,股吧)、渝三峡A等数家上市公司的申请遭到否决。而查阅证监会披露的被否原因,除吉电股份因募投项目将大幅增加关联交易的金额与比例,不符合《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其余均与公司此前的不规范运作有关。并且,过往申请被否的几家上市公司,发行对象均未确定,且有规模不等的募投项目。

  对比之下,如宝诚股份这般已经确定申购对象仍被否决的案例实属罕见。

  IPO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时点未定

  14日有市场消息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预计近期公开征求意见。打包发行、集中上市等机制都可能出现在方案中。业内人士同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证监会正在酝酿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案,但何时公开征求意见还不确定。打包发行、集中上市等机制早已在以往新股发行实践中出现过,对资本市场来说已不是“新鲜事”。

  这位人士介绍,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继续深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淡化持续盈利判断,强化事后监管执法,切实推动各方归位尽责,尤其是要重点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和虚假披露等违规失职行为惩处力度,从申报时点起,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即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他认为,作为抑制“三高”发行和首日炒新有效手段,引入打包发行、集中上市等机制很有必要。目前,不管是在制度和技术上,还是在实践中,打包发行、集中上市等机制都已不是“新鲜事”,如在中小板开板时就有8家企业集中上市、在创业板开板时更是28家企业同时挂牌交易。不过,新股供给数量应取决于市场需求情况,如硬性规定必须采取打包发行、集中上市等机制,将可能使新股供求失去弹性。(中证)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ipo/9052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short_name:"sixwl"}; (function()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