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新股 >> 新股要闻 >> 浏览文章

IPO项目尚未达产 丹邦科技又启动再融资

发布时间:2013-1-22 2:05:00 来源:大众证券报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你好,我是《大众证券报》的记者,我已将一封新闻采访函发送至公司对外E-MIAL,请公司查收一下并尽快回复。”“基本不会有回复了,上面交代最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这是丹邦科技(002618,股吧)(002618)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的回复。上市一年多的丹邦科技最近又在筹划公司第二次募资计划,募集资金高达6亿,规模超过IPO。

  项目上马“匆匆忙忙”

  昨日,丹邦科技发布定增预案,拟以不低于11.38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5300万股,募集资金6亿元投入高性能聚酰亚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下称“PI膜项目”)。

  资料显示,我国PI膜的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在技术水平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产量、技术、品种、成本以及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丹邦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公司以往的研究与本次募投项目关联度高,具备足够的研究能力,加上公司的实验设备先进,具备良好的项目实施基础条件。有投资者对此提出质疑:“公司目前连产品技术研究还没进行,仅仅具备相关研究的基础就上马项目。是否太过匆忙?”

  公告显示,PI膜项目将由丹邦科技全资子公司广东丹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丹邦”)进行建设、实施,选址位于广东丹邦现有厂房内。项目建设期24个月,建设完成后第一年、第二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0%、80%,第三年完全达产。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PI膜300吨,每年新增营业收入30195万元,新增净利润15176万元。此数字相当于丹邦科技2011年度净利润的2.8倍。

  有投资者提出:“新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完全达产更需要5年,而5年后,新替代产品会不会出现?如今电子科技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速度快,投资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IPO项目投产“拖拖拉拉”

  丹邦科技于2011年9月登陆中小板上市,其IPO募投项目只有一个——“基于柔性封装基板技术的芯片封装产业化项目”。截至2013年1月份,该募投项目尚未达产。此外,公司利用IPO超募资金投资的“柔性封装基板材料及工艺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于2012年7月前就已完工,但至今仍未投产。

  对于上述情况,丹邦科技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解释称:“公司的生产销售模式为以销定产,投产后的产能需根据市场订单情况逐步释放。”值得疑问的是,在公司IPO募投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几乎为0的情况下,公司继续筹划再融资研究新产品,未必有点过于着急。

  当记者致电公司进行采访时,却得到了文章开头提及的那位工作人员如此回复。对此,《大众证券报》将继续关注。 记者 孙鸿俊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