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IPO堰塞湖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去年11月中旬,本栏曾以《多种思路化解IPO堰塞湖》为题发表评论,指出解决大量公司积压待上市问题,需要管理层拿出勇气和智慧,运用新三板、并购等工具进行分流,不能让千军万马都等着来过独木桥。
时隔两个月,化解IPO堰塞湖的工作正在逐步取得进展。
一方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转系统”)本周在京揭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会上表示,自此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小范围、区域性试点将开始渐次走向面向全国的正式运行。姚刚还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各层次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妥善把握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稳定发展的平衡。
新三板资深人士,西部证券(002673,股吧)场外市场部总经理程晓明表示,“对于试点园区,预计2013年3月和9月将分别再扩大8—10家,即2013年年底将形成20家左右,当这20家完全形成后,新三板交易制度也将全部到位。”
另一方面,1月8日,证监会召开“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各大中介机构纷纷展开专项检查工作,媒体普遍认为,拟上市企业正经历着近年来最为严厉、规模最大的财务自查风暴。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上报证监会的878家拟上市企业中,保守估计撤回IPO申请的企业至少有300家。最多可能会有将近400家拟上市公司将不得不终止IPO进程。
另外,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主任欧阳泽华在本周表示,目前部分IPO排队企业面临不再满足IPO标准的可能,或不愿继续排队,而选择被并购的方式,实现资产证券化。现在已有十多家企业提交项目申请。
我们粗略做个估计,如果能够实现300家公司撤回申请,100家公司被并购,100家公司实现在股转系统挂牌,则IPO堰塞湖的压力将大大减小,重开IPO将不会给二级市场造成太大的压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以上方式中最起作用的还是通过财务检查让那些不合格的公司撤回申请,有些人将其称之为“运动式”财务打假,并且对其实际效果产生了怀疑。
长期来看,只要上市还意味着通过行政审核即可获得“免费资金”,那么“行情好时蜂拥上市,直到把行情压垮,再造成新的堰塞湖”的怪圈将不可避免。因此,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上市郭树清主席本周表示,未来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减少审批等行政手段,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这就是说,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上一篇:IPO财务核查系列三这一次,给说谎者发“红牌”
下一篇:欧阳泽华IPO未达标企业可选择被并购
·经典搞笑游戏截图几个,小孩子不要看的啦2013.01.25
·创意-卫生纸也来搞笑2013.01.25
·雷倒人的各类恶搞,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13.01.25
·超级经典爆笑 MM被偷窥的爆笑瞬间2013.01.25
·非人类,它们也要找高潮的感觉2013.01.25
·意料之外的生活搞笑,开心每一天嘛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