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新股发行改革必须拿下“三高”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有经验的歌者都知道,开始演唱前一定要掂量自己的音域,要是开头调门定得过高,进入副歌部分很容易声嘶力竭。A股市场就不乏类似鲁莽的上市公司,一级市场“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额)出场,到了二级市场就成了强弩之末,难掩跌破发行价、跌破首日开盘价、遭投资者痛骂的尴尬。
人性和经验观察表明,能够忍受股价长期下跌的投资者少,能够扛住短时间投资亏损的多。如果因为发行价格过高而导致投资者长期亏损,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投资者用脚投票,融资功能丧失,投资者和融资者双输。因此,要重振市场信心,就必须遏制新股发行“三高”,恢复股价的真实面目。
A股市场“三高”成因非常复杂。首先是中国股市的估值结构有别于成熟市场,小盘股估值偏高,大盘股估值较低,而成熟市场正好相反,大盘股享受估值溢价。其次是与投资者结构有关系,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占比超过85%,交易频率较高,小市值品种受到青睐,而海外成熟市场则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另外,新股的供给并未完全放开,存在宏观上供大于求和微观上供不应求的现象。
提升证券市场投资文化,重构市场估值体系,促进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可以从改变新股的供求关系入手。“打包发行、集中上市”是可行的政策选项。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之上,同一时间段集中一批企业发行,发行企业数量增加将会改善新股的稀缺度,平衡投资者与发行人的博弈地位,发行市盈率、发行价和募资额等指标都会向合理区间靠拢。打包发行的频率和每个批次发行股票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
考虑到发行人、保荐人和一级市场投资人之间存在的复杂利益关系,在改善新股供求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发行定价阶段的配套监管。定价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发行价严重偏离公允标准的询价对象,要向社会公示名单,并通过行业自律组织加强管理,发挥社会监督功能。引导发行企业匹配首发募集资金额与经营发展需要,发行价格参考行业估值中枢,为后续的小额再融资提供政策便利。对于在询价和发行承销环节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
之前新股发行“三高”时期,二级市场炒新风气盛行。在新的制度安排下,如果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回归理性,会不会导致二级市场炒新愈演愈烈呢?这个问题值得重视,需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应该继续完善上市首日交易风险控制方面的制度安排,对炒新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前几批“打包发行、集中上市”的企业推出之后,如果炒新现象比较严重,可以适度加快推出后续批次,并且增加每个批次新股的数量,调节新股的供求关系。
A股市场在历次熊市阶段,都难以避免扩容恐惧症。以打包发行的方式抑制“三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市场对扩容的担忧,因此有必要厘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打包发行虽然会增加上市企业的数量,但单个企业的融资额因为发行价降低将有所减少,市场总的融资规模与往年相比并不会出现显著增长。同时,打包发行只是促进发行价格回归的技术安排,目的是为了解决“三高”问题,降低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为市场提供货真价实的投资标的,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打包发行、集中上市”也并非要回到用行政手段干预新股发行定价的老路上去。按质论价是市场规则,价格参差有序才符合市场规律。优质企业理应获得高市盈率和高发行价,资质平平的企业就要接受低市盈率甚至是发行失败。作为投资者,同样需要提醒自己,参与一级市场新股认购不一定会抢得金蛋;参与二级市场炒新,更应该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轻易掉进“炒新不败”的误区。
“三高”问题解决好了,新股发行定价合理,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的空间也就打开了,一二级市场生态失衡、苦乐不均的问题自然也就得到了解决。融资不失道,投资有回报,A股市场就有希望少些尴尬,多些共赢。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pinglun/9018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证券时报新股发行改革必须拿下“三高” 新股 投资者 IPO 聚焦IPO再重启
上一篇:IPO核查第一刀或将高举重落
下一篇:储著胜批量发行是IPO重启的恰当选择
·实践、真理与理论2013.05.18
·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验课试卷2013.05.19
·维州电脑天才赚很大 16岁月入最高逾5万2013.05.17
·为什么十八大后腐败势头仍蔓延?2013.05.18
·前后三十年最大区别究竟在哪2013.05.18
·马云“不务正业”会误大事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