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大小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 { if (thispic.width > 560) thispic.width = 560; }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function bbimg(o) { var zoom = parseInt(o.style.zoom, 10) || 100; zoom += event.wheelDelta / 12; if (zoom > 0) o.style.zoom = zoom + '%'; return false; }
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新股 >> 新股评论 >> 浏览文章

A股IPO不妨学港股 询价有经验监管改革求协同

发布时间:2014-1-28 22:30:08 来源:国际金融报 浏览:次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 / 3600000);
A股IPO不妨学港股 询价有经验监管改革求协同,新股,A股,港股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随时随地手机看港股 无限免费股价提醒 A股IPO不妨学港股 询价有经验监管改革求协同,新股,A股,港股东方IC 图

  本报记者 宋璇

  A股IPO重启后,新股上市接踵而来。1月17日、1月22日、1月24日,纽威股份、应流股份、贵人鸟分别登陆上海证交所。深交所则是批量上市,继1月21日8只新股上市后,1月23日又迎来8只新股。当日开盘后瞬间,因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过10%,8只新股全部触发临时停牌。之后,8只新股复牌瞬间再度大涨,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过20%,集体二次停牌,根据深交所规定,停牌时间至14时57分,首日涨幅均在45%左右。1月21日上市的我武生物连续3日涨停,股价已较发行价上涨超70%。

  对比一组数据,你能想到什么?2013年,香港市场主板和创业板共迎来了102只新股,而A股市场为零。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近3%,上证综指累计下跌约7%。虽然港股指数的表现并不强劲,但若试想A股也在2013年迎来百余只新股,结果会如何?去年12月份,IPO重启时间表明确之后,A股万亿市值蒸发。

  市场化改革是本轮证监会工作的关键词。证监会甚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喊出了“注册制改革”的口号。但从目前的执行过程来看,新股发行改革之路似乎并不平坦。到底何为市场化,或许香港市场的经历能够给转型中的A股市场提供一些经验。

  A股:

  新股顶线开盘

  机构清仓抛售

  1月21日,冷清了14个多月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人声鼎沸。大批来客纷纷来到交易所二楼,与金牛雕塑合影。他们都是当日挂牌的8家公司的高管和员工。

  当日8只新股的表现令人兴奋。开盘前集合竞价阶段,新宝股份、光洋股份、良信电器、我武生物、全通教育、天保重装、楚天科技、炬华科技全部触及20%的涨幅上限,开盘1秒钟后被集体停牌。复牌之后,除炬华科技外,其余7只新股再度触及盘中熔断点,被二度停牌,直至尾盘集合竞价时段。

  据统计,除了盘中表现略弱的炬华科技之外,其余7只新股均达到首日涨幅44%的限制,当日交易时间均只有3分零2秒。

  交易所的严防死守,让网下配售的大量新股仍压在机构手里。从换手率可见一斑,7只股票换手率最高的只有4.1%,最低的达到2.6%,这在A股新股发行史上实属罕见。

  可是,机构们首日抛售新股的意图昭然若揭。首先是未被二次停牌的炬华科技,其换手率达到84.37%。其次,被第二次停牌的7只股票,换手率虽然被压制到5%以下,但到尾盘集合竞价时段,成交额明显放大,部分个股换手率也攀升到21%。

  深交所的盘后数据则显示,在8只新股卖出席位中,至少有3个席位属于机构,此外两个席位也不时有私募和游资集中的券商营业部现身。

  “炬华科技没能二次涨停的原因主要还在于发行价格过高,后续的成长力不足,在政策限制出货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不会有机构冒险抬轿,都是越早出货越好。”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岳华(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的交易规定,新股首日涨幅最多只有44%,因此,能够在达到44%时成功出货的机构就是完胜了。不行的话,只要在第二天跌停板之上出货,也是好结果。”

  不出所料,1月22日,8只新股走势明显分化。当日开盘,除我武生物和天保重装上涨之外,其余个股都以下跌开盘,成交量均放出巨量。值得关注的是,盘中走势虽有反复,但除了我武生物的换手率在20%以下之外,其余7只个股的换手率均飙升到40%以上。

  “横盘震荡是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可能意味着有游资愿意接受低价的新股,做进一步炒作。”岳华说。

  截至当日收盘,我武生物、全通教育、天保重装涨停,良信电器涨逾2%,楚天科技跌逾7%,炬华科技、新宝股份跌逾6%,光洋股份跌近4%。

  港股:

  新股认购热情高

  机构投资者求稳

  相比A股市场的缚手缚脚,香港市场1月以来的新股表现非常引人注目。

  港交所数据显示,包括诺奇、中华包装控股、米格国际和中生联合4只中资企业于1月上半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融资51.4亿港元,上市首日全部上涨,其中米格国际上市高开涨幅超过50%。1月13日上市的中华包装控股,首日收盘大涨58.8%。

  “港股IPO市场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投资者的热情从去年底就回来了,尤其是散户投资者。一些内地和香港独特的概念股颇为引人关注,因此,现在申购新股也颇有内地‘打新’稳赚的意味。”香港一家中资券商投行项目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去年以来,一些新兴概念股搅动了港股的江湖,比如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福寿园、“二胎”概念的米格国际,以及最近被热议的“夜店第一股”Magnum Entertainment Group(简称Magnum)等 。

  香港市场新股认购的热情高涨。2013年,港股市场“冻资王”、“集资王”频出。今年港股市场“打新”热情同样高涨。

  据香港媒体报道,Magnum于1月23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以招股上限1.5元定价,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达3558.2倍,打破米兰站(2179倍)的纪录,成为香港历史上最强 “超购王”。

  在新股发行火热的背后,香港新股发行流程上的一些问题也引起外界的关注。

  据了解,香港新股的全球发售,一般包括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配售,以及面向零售投资者的公开发售两部分。目前,香港监管机构要求新股公开发售最少占一成(大型新股可为5%),如认购倍数高于指定水平,即启动“回拨机制”将更多股份优先售予散户,最高达全球发售股份的五成。

  香港投行界对于公开发售比例限制一直颇有微词,认为难以响应投资市场气氛,作更灵活的售股安排,甚至因散户倾向首日抛售获利的投资行为,影响新股股价表现。偏向散户的IPO制度,也会增加成本、拖慢效率及带来额外风险。

  香港询价有经验

  监管改革求协同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在新股首日抛售获利上,内地机构投资者与香港市场散户扮演的角色几乎雷同。这或许就是发展中市场与成熟市场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

  对于内地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三高”和“炒新”问题,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微观角度来说,内地询价过程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从香港的经验来看,在新股定价时,投行分析师会根据对企业的调研,独立撰写一个初步的估值报告,并以此为基础,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一对一接触,通过各家机构的反馈,得到市场对该公司的一个基本定价范围。

  温天纳认为,现在内地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市场化改革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但既然是市场化改革,就要给予市场充分的自主权。比如香港市场的监管机构,绝对不会给市场划定所谓的市盈率范围。对于企业的估值,会参考本地市场同行业的估值,如果本地市场缺乏可比指标,则参考区域性市场指标、全球性指标,充分实现市场化定价的目的。

  “香港的机构投资者组成非常国际化,大都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因此,他们不会是以‘抬高新股定价,然后让散户在二级市场接盘’为投资逻辑,他们需要的是在二级市场上更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在定价方面会更为谨慎。”温天纳说,“此外,在香港新股配售中,有九成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比较分散,但他们的话语权又非常强,企业和推荐机构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考虑投资者的整体需要,因此,就需要更加透明,从而保证定价的公正性。”

  内地IPO新规给予券商自主配售权,相应涉嫌利益输送的消息却不断曝出。对此,香港投行业人士表示,香港投行在行使自主配售权时,面对的优质机构客户为市场公认的优质客户,而非根据自身喜好判断出来的。

  在进行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改革时,二级市场的问题同样要调整。比如,二级市场逢新股开闸必跌的问题。市场一直非常担心新股开闸后的“抽血”作用,但香港市场多年来一直稳定保持IPO市场前列,却未出现市场因新股上市而暴跌的情况。

  对此,温天纳表示,作为成熟市场,香港资本市场已经能够娴熟运用杠杆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其中,“孖展”就是香港新股市场的重要工具。

  孖展,是英文Margin(保证金)的意思,就是杠杆式交易,投资者只需要投入少量保证金,即可操控数十甚至数百倍的资金量进行运作,获利可达数十甚至上百倍。使用孖展来认购新股,其目的是利用孖展来放大资金倍数,使投资者认购更多的新股,从而增加获配售机会。

  香港市场上认购新股,券商或者银行可以提供九成甚至九成半融资额度。换句话说,投资者只要拿出一成资金,银行借出另外的九成,杠杆率为10倍。

  “内地于2010年3月才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而且交易量还非常小,在流动性紧缺的时候,内地可以考虑尝试放大杠杆。”温天纳表示,内地打新的资金规模非常大,因此,在杠杆使用方面的风险较高,如何控制风险非常考验监管者的智慧。

  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内地难“优生优育”

  面对市场化改革的困局,内地监管机构试图有所突破,但进程或许比想象中还要曲折。

  1月21日,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召开。甚少露面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出席并讲话,重提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以及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和提高稽查执法效能的任务。

  同时,肖钢指出,监管转型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自IPO重启后,A股新股发行逐渐步入正轨,但由于改革时间差,或许会让A股错过一些行业龙头的上市。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

  日前,阿里巴巴向海外市场伸出橄榄枝,让此前不肯低头的香港联交所态度软化。1月中旬,有香港媒体报道称,港交所将在未来几周就放宽IPO股权结构的范围展开公众咨询。

  此前,阿里巴巴希望以合伙人架构赴港上市,即少数高管可提名董事会大部分成员,但香港证监会以违反香港“一股一票”的原则为由,拒绝了阿里巴巴的这一要求。

  不过,港交所的态度一直较为纠结,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曾发文提出,港交所“需要作出最适合香港、最有利于香港的决定”,并呼吁就该交易所能够允许的股权结构类型展开讨论。

  虽然拟定的公众咨询不一定会为阿里巴巴赴香港上市扫清道路,但分析师认为,这显然会促使港交所放宽上市规定,从而有利于双方最终达成妥协。

  温天纳认为,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大型民企来说,相比美国等海外市场,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存在协同性,投资者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优势。

  香港一家中资券商投行项目经理表示:“两地交易所如何产生协同效应,经济转型期如何运用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找出经济转型的新增长力,这些都是对内地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问题。”


发送好友:http://xingu.sixwl.com/pinglun/15548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 short_name: "sixwl" }; (function ()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 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