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重启近700家“堰塞湖”压顶发行节奏谁控制?

张云
上周六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根据《意见》,监管层在审批权开放方面有了很大改进。《意见》指出:“中国证监会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核准、中止审核、终止审核、不予核准的决定……发行人通过发审会并履行会后事项程序后,中国证监会即核准发行,新股发行时点由发行人自主选择。”
亦即,发审委在控制发行数量与速度的阀门已经打开,证监会将不再干预发行节奏。
但事件的另一面是:IPO“堰塞湖”已经悬顶。经过史上最长时间的IPO暂停,截至目前,拟IPO公司共有633只(Wind数据),其中共有267家创业板公司,183家主板公司正在走申报流程,另有已通过发审会的为83家,IPO池子中的水越蓄越多。
如此数量的拟IPO企业,究竟应该以什么节奏发行?控制发行节奏的阀门都处在那些关键的环节中?控制权是否向下游的券商、发行人、交易所转移?
阀门下放,券商无控制欲
一家拟上市公司要经过多少道阀门才能与投资者亲密接触?答案是三道。
首先是发审委,拟上市公司向发审委提交申请材料,发审委接收并对其进行审核,做出是否过会的决定。
假设企业拿到了发审委核准发行的批文,那么保荐机构与拟上市企业就开始准备发行计划,包括召开股东大会,决定上市时间等,以及两者之间承销协议。
同时,拟上市企业可以在获得核准上市批文后与证券交易所接触和协商上市的具体时间及挂牌程序。
《意见》发布以前,三道阀门中,以发审委的阀门最为重要,几乎掌握与控制了发行的整个流程与节奏。
而《意见》发布以后,发审委不再行政干预市场发行的节奏,改由发行人自行控制,券商从旁给予建议。
“决定什么时候发行券商的话语权其实不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总经理对记者说,“而且券商也没有控制发行的动力,发行速度肯定是越快越好。或许市场觉得在《意见》出台以后券商需要担心发行失败的风险,但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发行失败并不常见,我个人觉得券商也不会对此太过担心。”
但上述投行总经理也表示,针对券商的发行节奏控制制度依然存在,比如,在具体实务中同一个保荐人手上签字的项目从申报开始不能同一个板块超过两个,“也就是说,保荐人不可以不停地签项目,在手的项目只能一个主板一个创业板。”上述人士这样解读,“不过现在这种控制节奏的环节并不起什么作用,因为保守估计,现在具有签字资格的保荐人大概有2000~3000人,而项目并没有这么多,所以不断地做项目是可能的。”因此,在他看来依靠券商影响发行人控制发行节奏的阀门作用并不大。
交易所位置尴尬
至于另一道带有行政色彩部门——交易所,有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将来控制节奏的压力将转向他们,大部分是在发行密度上与企业协调。事实上,交易所在新股发行中的作用正是上至保荐机构下至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上述投行总经理对记者说,《意见》的改革动力比较大,但他个人依然觉得审批权应下放交易所,“这比较符合国际惯例。”而早前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上海睿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茁也表示非常期望交易所有关于新股上市首日新规出台。
但目前交易所无论是审批权,发行节奏控制以及二级市场炒作风控方面都未有细则出台。仅上证所在12月2日发布了五大举措落实新股发行改革。
截至记者发稿,涉及新股发行大户——创业板发行的深交所,对新股发行改革未有反应。
发送好友:http://xingu.sixwl.com/pinglun/14540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新股重启近700家“堰塞湖”压顶发行节奏谁控制? 财经 经济 公司 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改革意见
上一篇:IPO新政考验申购眼光 打新只赚不赔神话难续
下一篇:新股发行“流程再造” 发审委角色再定位?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