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大小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 { if (thispic.width > 560) thispic.width = 560; }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function bbimg(o) { var zoom = parseInt(o.style.zoom, 10) || 100; zoom += event.wheelDelta / 12; if (zoom > 0) o.style.zoom = zoom + '%'; return false; }
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新股 >> 新股要闻 >> 浏览文章

IPO开闸前夜券商彷徨谨慎补报材料 纠结新股定价

发布时间:2013-12-28 4:1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 / 3600000);

  本报记者 朱益民 深圳报道

  IPO开闸倒计时开始。

  据监管部门IPO重启规划安排,业已过会的拟IPO公司于12月20日前,报送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及时性披露指引、盈利能力相关信息披露指引要求的补充材料,将有望于元旦前后获得发行批文,预计于2014年1月将有约50家公司上市。

  离监管部门规定的补充材料申报时限已时日不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如今各大券商几乎都在加班加点忙着赶报材料。

  问责高压下的彷徨

  上海某上市券商分管投行的一位副总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IPO重启后,证监会预计有50家已过会公司于元旦前后拿到发行批文,但是到现在为止,各个券商已过会项目向会里申报补充材料的才10多家。”

  据上述券商副总裁介绍,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主板、创业板上市已过会项目共有4个,但只提交了1家已过会公司的补充材料。因为补充信披材料时间紧任务重。

  已过会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截止时间为6月30日,中介机构要关注6月以后的经营性分析,行业、原材料、产品生产、价格等诸多信息,如发生重大变化就要及时披露。会计师需审阅三季报的财务数据,对2013年的全年业绩预测披露,召开股东大会确定老股减持和股价稳定预案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上海一家券商手中已过会的拟IPO项目多达4个,但出于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和责任追究的双重压力,最终决定暂不申报任何一家已过会公司的补充材料。

  针对当下IPO重启的形势,深圳某券商的一位投行负责人笑称,“现在的情况是,IPO注册制渐进的改革红利还没看到,但山大的责任追究压力却先到了。”

  同时,已过会的拟上市公司同样不热衷抢跑,一个重要原因或在于,监管层对新股发行定价严格控制,赶在IPO重启后首批发行,股票发行价格有可能定的偏低。

  此外,各券商对新的IPO申请材料申报也变得谨慎,据前述投行负责人介绍,新的IPO申请材料已经不是什么时间申报问题,而是能不能报,这在其公司内部已成为共识。

  券商之所以如此小心,根本原因或在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意见对信息披露有了极其严格的规定,IPO申请一受理即预披露,“招股说明书预先披露后,发行人相关信息及财务数据不得随意更改”,等规定都让业内券商对新IPO申请材料的申报,普遍采取了“一看二慢三通过”的态度。

  注定纠结的定价

  时至今日,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相关细则的相继推出,保荐机构的解读,已从初期对IPO开闸的喜悦和对发行审核全面放开的憧憬,转为对可预见未来IPO发行审核环境变局的全面审视。

  “我本人对IPO开闸放行一点儿喜悦感都没有。认真读了几遍改革意见后,最大感受就是保荐机构的责任日益重大。而在新股发行改革取消超募后,没有了超募分成,券商保荐IPO项目的投入产比将大幅下降。”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保荐负责人如此表述其心目中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据了解,监管层对新股发行定价及配售问题高度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令各大券商对IPO重启后的新股发行自主配售模式的选择尤为谨慎。

  上海某券商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就坦承,“目前对新股发行自主配售非常谨慎,估计IPO重启后,首批过会公司的新股发行基本上会选择同比例配售。”

  此外,投行人士对新股发行定价严格限高的改革措施亦深感纠结。

  据上海某券商投行负责人透露,监管部门对IPO重启后的新股发行定价严格控制,投资价值报告估值一旦高于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相关保荐机构和出具投资价值报告的研究员便会受到相关部门关注。

  “现在的情况是,新股询价最高报价的将被剔除,研究员迫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压力,不敢给出独立的有可能高于平均市盈率水平的估值判断。询价机构极有可能会按照投资价值报告给出的询价区间内尽可能低报,那么新股发行市场询价定价和价值发现功能又如何实现呢?”上述投行分管领导表达了担忧。(编辑 郑世凤)


发送好友:http://xingu.sixwl.com/ipo/15039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 short_name: "sixwl" }; (function ()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 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